查看原文
其他

为农户和摊贩画一块免费的招牌

雲成章 央视网
2024-09-06


凡是做生意,都需要立起一块招牌,写上品牌名,好让人知道自己在卖什么。
但许多游走在大街小巷中的流动摊贩,是没有招牌的。一块纸板,写上商品名和价格,加上偶尔的两声叫卖,就是他们全部的宣传手段。
小红书博主@mao在旅行途中看到了这些商贩,动画专业出身的她萌发了一个念头:要帮他们免费画一张招牌。

mao今年32岁,目前是一名独立艺术家,画画是自学的爱好,经常四处旅行。

“我经常看到一些农户或商贩,他们没有广告牌,就用记号笔在泡沫板上写字,(效果)不太明显,我就想干脆帮他们画一张,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
第一块招牌,是她和两个伙伴在川西旅行时画下来的。途中,他们被一场大雪困住,无法继续前行,便下车和路边的商贩聊天。“我从来没画过藏区风格的招牌,就和店主商量给他画一块,他同意了,并说他也很好奇会是什么样子。”

第一次画,她对这块牌子不是特别满意,担心宣传效果不好,“画太多了,字很小。”后来再画时,她也在不断优化画面的比例,根据农户的经营内容作出调整。

这种广告牌并不难画,她自备了木板和画具,每张大概1小时左右可以完成,难的是和农户的沟通,要解决方言的问题,还要向对方解释自己在做什么、了解需求。

在农村,商铺还是相对比较原始的样子,没有精美的装修,很多甚至就是一个简陋的小房子,立在路边,等待着路人一时兴起的停留。

mao通常是画完就走,不收钱、不留联系方式,有时也见不到摊主本人。在金沙江旁,她遇到了一个“自助迷你菜市场”,摊主不在,只见一个砖块垒起来的棚子,写着“菜一把一元”,墙上贴着收款码,就在她画完准备离开时,一个路过的村民被吸引停了下来,不住地夸赞“太好看了”“没见过这么新鲜的东西”,还说摊主如果看到,肯定会很开心。

从下车作画到离开,mao自始至终没见过摊主,不过,她不太在意对方是否在场。“反正摊主只是想把东西卖出去,那我加一块广告牌帮他吸引顾客,何乐而不为?”

川西之旅结束后,她来到北京住了一个多月,一番考察下来,她发现,胡同里的商贩并不需要她的帮助,有固定门面的商户自不必说,街坊邻居也有自己认准的店铺,商业链条已经十分成熟。
但农村不一样,开在田间地头的商铺,比如果园、苗圃等,就需要用醒目的广告牌吸引路人目光,招揽生意。“他们通常用喷漆在墙上写下经营项目,但那个效果不明显,我才给他们画牌子的。”

于是,她把目光继续投向农村。在北京昌平,她在路边给一个摊煎饼的大姐画广告牌时,许多农户过来围观,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,很是热闹。一个光头大哥经过,看她画了一会儿,便说自家有个樱桃园,问她可否也帮忙画一块,mao欣然同意。
广告牌不收钱,大哥觉得很不好意思,摘了很多樱桃送给mao作为回报。后来有不少人在mao的艺术展上得知了这件事,慕名前往大哥的樱桃园,这让mao感到很开心,“我觉得挺成功的,给他做宣传了。”

不习惯“无功受禄”,淳朴的生意人总要付出点什么作为交换才安心。
“后来我又去了一家水果摊,摊主本来说要付钱给我,我说是免费的,他就送了我很多很多水果。”mao说,“我就这样一路给农户画,一路连吃带拿。”

截至目前,mao已经画了20张广告牌。能帮农户解决销量的问题,让她觉得很快乐,也让她决定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,继续往农村走,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......都在她的计划范围内。“希望能给普通人的生意带来实际的帮助。”

其实,不只是大品牌,小生意同样需要打广告。
没有国际大牌的霓虹灯箱、明星代言,也没有老字号经年累月的口碑保障,对于小商小贩来说,招牌一挂,就是正式开张。一块好看醒目的招牌,只要能引来更多的注视,对他们来说就是“有效宣传”。
招牌、幌子,就是古代最早的实物广告,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”“归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,酒旗斜矗”,透过诗词,我们仍能看见千百年前布幌飘动、商贾忙碌的景象。从书法题写的幌子到如今机器印刷的牌匾,变的是招牌的内容、材质,不变的是商贩们“生意兴隆”的朴素心愿。
每一块招牌的背后,都有一个努力经营的小商家,他们融入街景,而城市的漫长岁月,就在这些招牌的新旧更替中铺开,成为烟火气流动的证明。
你见过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招牌?评论区聊聊。

关注@央视网

“氛围感拉满了”,然后呢?

美院学生的毕业展,又被毁了

“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我的化疗停止了”




监制 | 李绍飞

编辑 | 雲成章

审校 | 孟夏   

来源 | 央视网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央视网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